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09章 登不其山偶遇(3)  (第1/5页)
    虽然黄宗昌拒绝了朱云飞的邀请,但他的次子黄基和弟子杨遇吉,却是颇为心动。    而下首的顾绛和归庄等人,也对朱云飞说的讲武堂,显得格外有兴趣。    这不接下来的聊天之中,大家围绕讲武堂的话题,聊到书院的办学理念。    接着又聊到科举制度,当下的朝局的纷乱。    经过1番深入探讨,朱云飞发现,这个叫顾绛的青年,思想活跃,不拘泥礼法,倒是让他刮目相看。    当众人的话题,聊到如今朝廷的内忧外患之时,顾绛沉声而起,慷慨激昂的说道;“保国者,其君其臣rou食者谋之;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。”    这句话的意思,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’    而这8个字,虽然不是顾绛喊出来的,但却是清末梁启超,从顾绛这句话中总结出来的。    顾绛,字忠清,江苏昆山人,明亡之后,终身不仕清廷,以大明遗民自居。    为了明志和效仿先贤文天祥忠于国家的情怀,遂改为炎武,取字宁人。    没错,顾绛正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。    朱云飞不是历史学家,自然不知道顾绛,竟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顾炎武。    但这会听到他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时,却不由抚掌赞道。    “顾先生说的好,国家的兴亡,固然是帝王将相的职责,但我华夏的文明,炎黄血脉的传承。”    “是关乎每1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传承。”    “所以,身为大明子民,每1个人都应该义不容辞,共赴国难。”    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啊!”    朱云飞的这1番附和之言,更简洁,更直指人心。    眼前大堂上的众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