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56  (第4/5页)
死于非命。有人提议谥号为哀,意为恭仁短折,有同情早逝之意。    寓意没什么问题,但并不好听。    提出这个谥号的礼部官员我并不认识,但大概一想也能知道,不是谢氏门下的人,就是有意讨好谢氏的人。但谢修并没有表态。最后是彭应笑力排众议,改为了平。    治而无眚曰平,无灾罪也。执事有制曰平,不任意。布纲治纪曰平,施之政事。【注】    平平淡淡的皇帝,无功无过。    原本的恩怨对错,也就到此为止了。    齐文初下葬那一天是雨水,等到丧礼结束,地宫的门关上时,忽然天降细雨。我没当回事,过了两天,却在奏本里看见有人称赞说春雨如油,此雨乃是祥瑞之意,是先帝对陛下的殷殷期盼。    我看了看那人的名字,并不认得,再看他的官职,署的是翰林院的编修。    我便疑惑这人是书读多了不闻窗外事,还是故意在膈应谢修。    皇帝老爹驾崩前两年有一届会试,算下来,这人在翰林院少说也呆了有三年,怎能看不到齐文初是怎么和谢氏针锋相对的?    说什么先帝的殷殷期盼,能期盼什么?    我把奏本又翻过来看了一遍,依旧没找到谢修有什么批注,要不是我确实是从被他批过的一堆奏本里把它翻出来的,我都怀疑这是本漏网之鱼了。    他把这本给我看是个什么意思?    我当时没想明白,之后的一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,忽然莫名有了个念头: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从谢氏的安排。    这个编修就是我可以争取的对象。固然他对我示好也有所图谋,但起码是愿意忠于我这个身份。    未来若他能到六部上任,便也是我可能用得到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